“乙肝歧视”问题还没解决,“丙肝歧视”问题又起波澜。随着近年来我国丙型肝炎发病率不断升高,“丙肝歧视”日益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有些患者因此受到上学难、就业难、结婚难等困扰。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丙肝歧视”问题,让广大公众认识到丙肝是可防、可查、可治的。
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感染者。2011年我国报告的丙肝发病数量超过17万例,是乙肝的5倍。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致肝细胞炎症、变性、坏死。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一般性接触不会传染。
“随着丙肝患者增多,‘丙肝歧视’正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每每看到这样的事例就让我痛心。”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说,“实际上,丙肝不仅是可防可查的,而且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治疗是可治的,且治愈后不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任何影响。”
一个丙肝歧视事件
自信开朗的女孩儿冯静,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即将于今年7月本科毕业。今年1月,冯静在网上看到了中国银行的2011校园招聘,她申请报考了中国银行陕西分行的职位。凭着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突出表现,冯静过五关斩六将,顺利通过中国银行2011年校园招聘的笔试以及两轮面试,最终接到了中国银行陕西分行的录用通知。
按照分行要求,冯静于2月22日上午前往西安市第四医院进行了入职体检,随后到中行陕西分行人力资源部与中国银行陕西分行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谁知刚过两天,分行人力资源部的刘先生打电话通知冯静,体检结果显示她的丙肝抗体为阳性,按照总行内部的规定此体检结果不合格,因此需要和冯静解除三方就业协议。她随后上网查询得知丙肝的传播途径和乙肝、艾滋病是一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受到法律保护。
冯静又先后到西安市第四医院和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复查,结果均显示她确实携带丙肝病毒,但其他各项指标以及肝功能都完全正常,并且有一附院的专科医生开出“日常工作接触无传染性”的证明。冯静带着证明和肝功能正常的化验单去找刘先生沟通,却被告知:已查阅中行总行的相关规定,参考公务员体检标准,丙肝病毒携带者无法入职。同时拒绝了冯静查看总行相关文件的要求。
“大学四年里,我多次荣获国家级、校级及院级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在老师和同学们看来,我一定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万万没想到会因为丙肝而失去工作机会”,冯静为此很伤感。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丙肝歧视现象蔓延开来,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几年前乙肝群体在就业中处处被强制体检、经常被歧视的悲剧有可能重演。建议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现实生活中,丙肝患者与病毒携带者因人们的无知而畏惧进而受到歧视。然而,如果全国1/10的人口,从求学、就业到恋爱、结婚都要遭遇“歧视”的话,那么就会由此导致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政府部门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将丙肝病毒携带者拒之门外,使得一些基层用人单位敢于“肆无忌惮”、“理直气壮”地搞起“丙肝歧视”。
“丙肝歧视”反映了对丙肝患者权利的漠视。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丙肝传播常识的缺乏等,让患者遭遇了极大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不仅仅停留在升学和就业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心理挫伤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伤害有时往往会更长久。
最后,希望肝病患者们早日摘掉被歧视的帽子,开心地工作和生活。
用户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