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BMI和CHB。BMI很常见,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质量指数,能反映我们是否超重的一项指标。CHB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缩写,慢乙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由于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危及生命,目前影响着全世界将近2.5亿人。为什么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呢?因为有研究证实,BMI与CHB纤维化逆转相关。欲知详情,请听小编慢慢分解。
既往大量研究显示,亚洲初治慢乙肝患者中超过30%的个体存在严重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前兆)。尽管长期核苷类似物治疗已被证明可显着改善肝脏组织学,但并不能保证肝纤维化的逆转。既往也有研究显示,包括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在内的几个参数可能加速亚洲慢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另外,糖尿病和血糖控制不佳可以增加慢乙肝患者的肝脏并发症风险。然而,代谢因素对长期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慢乙肝患者的纤维化逆转的影响还没有进行彻底考察。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研究,旨在评估慢乙肝患者接受长期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程中的肝纤维化逆转率,并探究代谢因素对纤维化逆转的影响。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2006-2008年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为严重肝纤维化、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进行随访,测定其肝脏硬度和控制衰减参数测量。记录人体测量值及不同代谢参数。
研究结果显示,257例严重肝纤维化(初始瞬时弹性成像测定)患者中,123例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了重新评估。中位治疗时间为87.5个月(四分位范围75.3-102.2);97.5%的患者检测不到HBV DNA。中位肝脏硬度值显着降低,从14.6 kPa降至8.3 kPa (P < 0.001);29.3%的患者出现纤维化逆转;(BMI)≥25 kg/m2、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的逆转率较低,分别为17.9%、14.9%和11.5%;不存在BMI ≥ 25 kg/m2、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者,相较于存在任何一个因素,均与肝纤维化逆转率升高相关 (43.1% vs 16.9%,P = 0.001);多元分析显示,较低的 BMI是与纤维化逆转的独立相关的唯一因素(P = 0.034,OR=0.68,95%CI,0.48-0.97);
研究人员总结称,长期核苷类似物治疗用于慢乙肝患者可以改善肝脏硬度,但仅有小部分患者发生肝纤维化逆转。较低的BMI指数增加会阻碍纤维化逆转,表明若要阻止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过程,除了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还需要控制代谢危险因素。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不同代谢危险因素在核苷类似物治疗中对肝纤维化逆转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控制这些代谢因素是否可以带来较高的肝纤维化逆转率。
通过上述研究数据的列举,相信大家对于BMI与CHB纤维化逆转相关已经有了认识。疾病发展必然有其原因,慢乙肝患者应多了解一些可能加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以积极控制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如果已经有肝纤维化的发生,应尽量控制自己的BMI指数。
如有其它肝病疑问,请咨询QQ:1690774624 我们将免费为您解答!
资料编译自医脉通:Body-mass index is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regression during long-term nucleoside analogue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 A P & T. 2016 September 22.
本文来源:http://www.gjk.com.cn/yigan/hangyedongtai/2718.html
用户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