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8岁网易女编辑王雅珊,在与病魔斗争数月之后不幸离世。从加班熬夜,到过劳致癌,她就是典型的例子;6月29日,天涯论坛一位年仅34岁的副主编,突然晕倒在北京一地铁站台上,最终抢救无效去世。其同事称他平时工作很拼,经常熬夜。这一系列的“过劳死”事件,都与“亚健康”、“年轻”这样的关键字挂上了钩。有工作,没生活,这是职场人的常态。随着行业和企业间竞争加剧,加班已是常见的事,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且不说上面的案例,单就是生活和工作压力,就会造成人体超负荷运转。有的人在体检时会发现自己谷氨酰转肽酶偏高,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究竟有什么?难道和过劳也有关?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检验科权威专家,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专家谈到,其实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是在体检查出某项偏高时才会重视到自己的健康,临床中来询问的患者多数并不清楚谷氨酰转肽酶是什么。因此在详解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之前,专家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谷氨酰转肽酶。
谷氨酰转肽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胚胎期则以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正常值为3-50U/L。简单了解了谷氨酰转肽酶的存在部位和临床参考值,专家还为大家详解了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1.酗酒原因:慢性酒精中毒谷氨酰转肽酶约偏高20%-400%。
2.工作、生活压力:压力过大导致的人体超负荷原因,会导致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高现象。
二、病理性原因
一般医学决定性水平是:谷氨酰转肽酶<25U/L,可同时除外病理学和生物学变异;谷氨酰转肽酶偏高50-200U/L,应查核包括药理原因在内的生物学变异;谷氨酰转肽酶偏高>200U/L,通常为肝胆疾病。
1.急性病毒性肝炎: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从而引起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这个因素最常见,也是最不容忽视的。
2.慢性活动性肝炎:谷氨酰转肽酶常常高于正常1-2倍,如果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倾向。
3.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由于谷氨酰转肽酶排泄受阻,随胆汁返流入血,也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情况。
4.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两类患者谷氨酰转肽酶几乎都上升,使得谷氨酰转肽酶成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5.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这类患者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但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并非全部都是肝癌的前兆,需要结合其它检查综合评判病情。
6.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期也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现象。
7.脂肪肝:此类患者也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但一般营养性脂肪肝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多数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
综上就是专家对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原因的详细解析。很明显,过度劳累也可能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但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主要还是肝脏疾病,临床中由于慢性乙肝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情况特别多。因此专家特意强调,针对这种情况,不能乱用保肝降酶药,而是要对症进行抗病毒治疗,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选用。
本文为肝健康网原创,转载请留版权。
用户评论列表